2009年7月4日,“非公募基金會國際經(jīng)驗交流專題講座”在京順利召開。本次講座由上海浦東非營利組織發(fā)展中心(NPI)、北京恩玖非營利組織發(fā)展研究中心(NPO)主辦,由南都基金會、福特基金會提供資助,在國際美慈組織和“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fā)展論壇”的通力協(xié)作下得以成功舉辦。以國內非公募基金會為主,包括一些非營利組織負責人和國內學者等在內的近一百名與會者以飽滿的熱情參與了本次講座的討論。講座借助同聲傳譯方式開展交流。
本次講座邀請了在非營利領域特別是非公募基金會方面有豐富經(jīng)驗的三位美國專家,他們是福特基金會第一任中國首代、哈佛大學亞洲中心顧問彼得•蓋思南先生,哈佛大學全球平等倡議協(xié)會研究員葆拉•約翰遜女士和紐約大學公共服務研究院的大衛(wèi)•溫德教授。此外,講座邀請到兩位資深主持人,他們是南都基金會秘書長徐永光先生、福特基金會現(xiàn)任首席代表費約翰先生。
講座按照三位專家的擅長領域分為三個主題,分別是:
一、“怎樣創(chuàng)辦基金會”,彼得•蓋思南主講;
二、“全球慈善趨勢”,葆拉•約翰遜主講;
三、“戰(zhàn)略捐贈”,大衛(wèi)•溫德主講。
上午,徐永光先生主持了前兩個主題的講座。在“怎樣創(chuàng)辦基金會”這個主題下,彼得•蓋思南先生拋出“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三個問題,從創(chuàng)辦非公募基金會要涉及的法律監(jiān)管開始談起,介紹了非公募基金會的類型、運作方式、治理、行政管理等重要命題;在“全球慈善趨勢”的講座中,葆拉•約翰遜女士展示了她多年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全球社會投資在不同國家地區(qū)的特點,并且談到以“地區(qū)”、“同伴”、“問題”為基礎慈善活動分類,令人耳目一新。
下午,費約翰先生主持了“戰(zhàn)略捐贈”這個主題的討論。大衛(wèi)•溫德不僅談到了使捐贈富有戰(zhàn)略的關鍵因素,還講述了很多生動的國際案例,諸如巴西的ABRINQ基金會對市場營銷戰(zhàn)略的應用,菲律賓的CONSUELO基金會擅長召集利益相關方開會解決問題等等,使這個主題變得很有吸引力。
此外,與會者紛紛抓住機會,就各自機構所存在的問題與專家交換了意見。下午5點鐘,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順利結束。
本次講座是上海浦東非營利組織發(fā)展中心(NPI)、北京恩玖非營利組織發(fā)展研究中心(NPO)的培訓項目之一。今后,這類培訓交流活動還將持續(xù)開展。(完)